再陷低谷,只有造車能救小米?

2016年7月,小米舉行了一次外部專家研討會。

當時,小米正遭遇成立以來的最大危機,手機銷量大幅度下滑;產品的設計不夠推陳出新;三星拒絕給小米供貨,導致用戶根本拿不到小米手機……外界擔心小米能否挺過去,因為以往一家手機公司一旦下滑,往往就兵敗如山倒。

在會上,雷軍承認目前正是小米的谷底,“今年我們有三個月供應鏈極度缺貨,負面報道也很多,但我認為反彈馬上就全面開始了。”

這樣的信心背後,小米做出了諸多調整。雷軍親自接手供應鏈,三次奔赴三星總部;小米開始擴展線下渠道,將重心從線上轉移到線下;開闢海外市場;並推出了兩款及其“能打”的產品,一年後,小米重新坐上了手機銷量TOP 5的寶座。

現在,小米似乎回到了6年前——營收、利潤雙雙下滑。“高端機賣不動,低端機競爭大,生態鏈分崩離析,汽車業務前景堪憂,雷總今年很心酸”,一位資深“米粉”用這樣的話來形容當下的小米。

市場上再次傳來小米衰落的聲音。和上次不同的是,2016年手機市場依然蓬勃向上,而現在整個手機市場幾乎已經飽和,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即AI人工智能+IoT物聯網)市場增速放緩。在下行市場想要尋求增長,顯然比2016年更難。小米的基本盤儼然無法撐起其想象力,造車成為了唯一的出路。

衝擊高端的持久戰,不好打

喊出全面對標iPhone一年後,小米又來交成績單了:在今年“雙12”之前,推出了號稱是具備專業影像質感的小米13系列。

為了實現高端無短板,從參數領先到體驗領先,軟硬件深度協同,過去一年,小米把MIUI合併到手機部,合併了三個相關的軟件部門,在組織上做到深度協同。小米希望進一步縮短和iPhone的差距。

消費者們對小米13充滿了期待。一位資深“米粉”早在11月底,就開始在朋友圈抱怨:小米13怎麼還不預熱。

12月5日,距離小米13系列發布會還有六天,小米13、小米13 Pro已在電商平台上架預約,兩款新機在小米京東自營旗艦店的預約人數分別達到182596人和157481人,小米13系列預約量破34萬。

作為首款搭載MIUI14的手機系列,擁有直角邊框、極窄四等邊正臉的小米13系列備受期待。12月11日首波開售後,很快就被搶購一空。一位用戶稱,自己連續两天到點就開搶,但幾乎秒沒。

線上搶不到貨,一些用戶選擇到線下試試運氣。一位潛在購買者告訴Tech星球,即便是線下,現在也需要排隊,比如他想購買的小米13 Pro ,12+256G現在就沒有貨。

一位手機經銷商告訴Tech星球,相比於蘋果,受困於品牌形象,前來諮詢小米高端系列的人並不多,大多都是“米粉”,不過即便如此,很多用戶也搶不到貨。

負責小米河南市場銷售公司的王騰在微博上表示,小米13線下門店都賣斷貨了,補貨還在路上。

不過,這也並非一款無差評的手機。此前雷軍曾表示無2K不旗艦,可是此次13系列,只有Pro版本才有2K屏幕,而vivo 手機旗下的IQOO 11全系列都是2K屏幕。

今年下半年,小米一口氣發布了小米12S、小米12S Pro、小米12S UItra、小米 MIX Fold2等多款高端線產品,在用戶換機需求越發低迷的當下,98%以上的好評率尤其罕見,小米高端系列的口碑正在全面回升。

圖片來源:小米官方微信公眾號。

不過,口碑的回升暫時未反應到銷量上。2022年Q3,小米智能手機業務總營收為425億元,同比下跌11.1%;全球出貨量為4020萬台,去年同期為4390萬台,同比下跌8.4%。

雖然售價3000元以上的手機出貨量有所上漲,但還不足以改善小米的大盤。今年,小米的營收和利潤已經連續下跌持續三個季度。

小米對此表示樂觀,在剛剛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他們表示,高端市場,尤其高端品牌是需要時間才能逐步打造的。以前認為靠一兩款產品就能夠速勝的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所以我們目前做的是穩紮穩打,把高端的產品真正做到用戶關注,享有用戶體驗美譽度。”

言外之意,小米並不認為短期內就可以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而僅靠小米13,並不能扭轉如今小米的困境。

被圍剿的AIoT

從2014年推出WiFi模組開始,小米是AIoT戰略最早的提出者和踐行者。2019年,小米進一步明確了其在IoT品類上的戰略:1+4+X,其中1是手機,4包括電視、智能音箱、路由器和筆記本,X則由生態鏈企業和合作企業來提供。

靠手機連接一切,小米的AIoT戰略也已經走過了高速增長期,現在增速正逐漸放緩。從2018年到2021年,小米AIoT設備的連接數(不含手機、平板與PC)從1.51億台增長為4.34億台,增速由193.2%逐年放緩至33.6%。

生態鏈戰略的核心是一系列智能設備。為此,2013年底,小米開啟“生態鏈計劃”,雷軍定下了5年內投資100家生態鏈企業的目標,專門撥出資金設立金米投資公司。

回頭車貨運收費標準,宇安交通關係企業,自成立迄今,即秉持著「以誠待人」、「以實處事」的企業信念

台中搬家公司教你幾個打包小技巧,輕鬆整理裝箱!

還在煩惱搬家費用要多少哪?台中大展搬家線上試算搬家費用,從此不再擔心「物品怎麼計費」、「多少車才能裝完」

南投搬家公司費用需注意的眉眉角角,別等搬了再說!上新台中搬家公司提供您一套專業有效率且人性化的辦公室搬遷、公司行號搬家及工廠遷廠的搬家服務

回頭車貨運收費標準,宇安交通關係企業,自成立迄今,即秉持著「以誠待人」、「以實處事」的企業信念

好山好水露營車漫遊體驗

露營車x公路旅行的十一個出遊特色。走到哪、玩到哪,彈性的出遊方案,行程跟出發地也可客製

網頁設計公司推薦不同的風格,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

透過選單樣式的調整、圖片的縮放比例、文字的放大及段落的排版對應來給使用者最佳的瀏覽體驗,所以不用擔心有手機版網站兩個後台的問題,而視覺效果也是透過我們前端設計師優秀的空間比例設計,不會因為畫面變大變小而影響到整體視覺的美感。

在品類上,小米選擇的多是螞蟻市場中的頭部玩家,即該細分領域雜牌軍多,且有一兩家做得好的品牌,但是價格非常貴,比如凈化器、旅行箱。小米可以依靠運營能力、設計能力、供應鏈能力打造出一款又一款極具性價比的產品。

但隨着投資版圖的不斷擴大,可選擇的螞蟻市場越來越少,推出的爆品自然也越來越少。增速放緩也在意料之中。

雷軍希望智能硬件設備利潤率不超過5%,為了生存,智能生態鏈企業紛紛出逃,推出自有品牌。石頭科技在自有品牌“石頭”和“小瓦”后,其為小米代工業務得到的收入佔比逐漸縮小到1.3%左右,毛利率則從21.54%迅速提升到48.11%。

“1+4+X”戰略的核心是手機,其中連接的最重要的設備便是諸如電視、冰箱、空調之類的大家電。今年“雙11”期間,大家電及廚房大電28個品類線上市場總規模525億元,同比下降2.3%。一位大家電行業人士告訴Tech星球,今年大家電行業基本處於負增長。

不過,小米的回應是全球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下若干IoT產品的需求減弱。但小米包括智能空調、冰箱及洗衣機在內的智能大家電品類收入,繼續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收入同比增長超過70%,智能電視及筆記本電腦的收入同比下降18.5%為58億元。

即便如此,今年第三季度小米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分部收入190.59億元,同比下降9%。另一個疑問是,大家電的增長態勢可以保持多久。因為,手機業務發展受阻后,華為在AIoT業務上的發力比以前更為迅猛,這是目前小米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華為不走性價比路線,而是走高端路線,這保證了利潤。其消費者業務全場景戰略概括為“1+8+N”,1是主入口手機,8是PC、平板、智慧屏、音箱、眼鏡、手錶、耳機、車機等八種輔助入口級設備,N是智慧出行、影音娛樂等其他設備。

“1+8”是最具有盈利能力的核心產品,華為只做1和8的部分,在此基礎上,依託HiLink HiAI的賦能,將IOT平台向所有的硬件廠商開放。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華為可以將這個做法的好在於:既通過“1+8”確保了核心的盈利能力,又能夠以開放標準廣泛“交朋友”,讓整個生態網絡更豐富。

走過高速增長期,同時迎來強勁對手,可以預見的是,作為小米第二大營收支柱的AIoT也面臨着一場堅決卓絕的戰鬥。

只有造車能救小米?

手機市場增長見頂,AIoT增速放緩,造車現在幾乎是小米唯一的期望。

今年前三季度小米在智能電動車上已經投入了18.6億元,他們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量產。按照智能電動汽車正常的研發、交付速度,2024年上半年交車並不算晚。雷軍的規劃是未來小米汽車將躋身全球前五大品牌,年交付量超過1000萬。

但現在的問題是,競爭對手遠比小米更快。集度汽車將於2023年Q3開始交付,而寧德時代支持的阿維塔僅用了一年,就實現了從品牌發布到量產下線的過程,今年12月底,阿維塔11和011即將開始交付。

競爭愈發激烈,傳統車企已經迎頭趕上,造車新勢力們已經率先進入車型換代期,新能源電動汽車的銷量爭奪戰愈演愈烈。

小米汽車的發展似乎並不太順利。

小米的殺手鐧,起初是智能生活。最初的發布會上,雷軍花了很大的精力介紹了小米智能家居在汽車座艙上的想象力,為此還搞了一台小米智能家居裝配下的房車。

但8月的發布會,雷軍多次提到了自動駕駛而不是智能生態。他表示,小米自動駕駛要全棧自研,目前已經組建了 500 人規模的團隊,計劃到今年底擴張到 600 人,目標是 2024 年進入自動駕駛行業第一陣營。

和此前外界報道的小米造車進展不及預期不一樣的是,雷軍表示目前小米汽車的研發進展非常順利,並且超出預期,雷軍認為自動駕駛是智能汽車決勝的關鍵點,小米自動駕駛也將採用全棧自研算法。

但小米在自動駕駛上幾乎沒有多少積累,自媒體“電廠”曾在11月指出小米自動駕駛研發進度不及預期。這意味着小米第一輛車可能部分採用供應商方案。

小米集團三季報電話會議上,小米集團副總裁兼CFO林世偉披露了小米造車的最新動態:小米汽車研發團隊人數已超1800人,前三季度總投入為18.6億元,“2024上半年正式量產的目標非常順利,目前芯片供應也沒有影響到小米汽車業務。”

小米汽車是雷軍人生中的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但造車是強者恆強的遊戲,比亞迪一家的銷量幾乎是後面10名的總和。

同時,國內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0到5%,用了10年;從5%增至10%,用時僅為半年;而滲透率從10%到20%,也用了不到一年,未來可能會更快,留給小米的時間窗口,越來越短了,市場份額越來越少了。

一位小米前員工稱,造車,小米背負太多了。小米一直試圖對外展示造車一切順利的形象,想要破解質疑的唯一方法就是儘快交車。事實上,小米別無選擇,只有造車可以打造小米的第二增長曲線,將其從手機市場的低迷中拯救出來。

https://www.tmtpost.com/6354920.html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