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踢出“果鏈”后,歐菲光還能起死回生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財經無忌,作者 | 蕭田

分手之痛肉眼可見,(002456.SZ)的虧損還在繼續。 

4月10日,面對外界的壓力,在投資平台回應投資者時,釋放了不少”好消息”,比如,公司已有多個VR/AR成功實現轉量產;在智能汽車方面,公司依託在光學光電領域的技術優勢,深度了布局智能駕駛、車身电子、智能中控等產品。 

雖然戰略進行的有條不紊,但這些卻並沒有提振到“跌跌不休”的股價。截止當日收盤,收盤價為5.38元/股,僅微漲0.19%。 

作為光學產業頭部廠商,深耕相機光學賽道20年,而自被曝被踢出“果鏈”后,公司經營狀況便一蹶不振。 

為了減少負面影響,早日回到經營正軌,近幾年,一直在尋求自救,試圖從消費电子單條腿走路,到機器人、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領域光學領域多條腿走路。 

年初,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41億元—52億元。此前2020年與2021年,公司已分別虧損19.45億元、26.25億元。 

三年近百億的虧損,讓這位昔日風光無限的“果鏈一哥”再次處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按深交所相關規定,凈利連續三年為負,被退市的風險就此埋下。 

啃個“毒”傷了三年,如何懸崖自救?財經無忌將從以下三個維度探討,的求生之路會給整個果鏈企業帶來哪些思考與借鑒: 

1. 作別“果鏈”后,為何“全虧光”?

2. 什麼制約了的轉型之路?

3. 們的失速引擎還能否重啟?

從高光時刻到至暗時刻,為何連年虧損?

對於此次的業績下滑,在業績預告中給出了7點理由,包括戰略升級、研發提前投入等,但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智能手機業務上的失速。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去年行業大環境確實不景氣,舜宇、丘鈦等光學模組大廠的業績都在大幅下滑,但虧損如此之多是沒有想到的。” 

現在有多落寞,當初就有多光鮮。 

作為國內知名的光學鏡頭廠商,最初只是從事光纖通訊精密薄膜元器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在成立三年後,蔡榮軍、蔡高校兩兄弟作價439萬元從創始團隊接手,正式執掌,並從研產紅外濾光片開始進入光學光電行業。 

直到2016年,收購主營微攝像頭模組和光學鏡頭的廣州得爾塔,正式打入“果鏈”,成為在中國的30家供應商之一。一年後,市值最高達到700億,勢頭直逼發展比自己早近20年的舜宇。 

彼時,風光無兩。在一線銷售工作十多年光學行業資深人士說,“當時大家打單,只要碰到就發怵,因為毫無勝算。” 

不過,誰也沒有料到的是, 進入供應鏈,是的高光時刻,也是由盛轉衰、進入至暗時刻的重要轉折點。 

2020年7月,被美國商務部宣布列入實體清單成了“脫鏈”的導火索。當年9月1日,“將從其供應商名單中剔除”的消息傳出,股價從19元/股開始直線下行。 

2021年3月16日,正式公告,與特定客戶計劃終止與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採購關係。此消息一出,遭遇連續兩個跌停板后,股價迅速下跌,徘徊在8元附近,到了2023年4月12日,截至收盤,股價僅為5.51元/股。 

被踢出果鏈,給帶來的不僅僅是股價波動,更重要的是對營收影響巨大。 

財經無忌梳理財報數據發現,2019年是的第二大客戶,為貢獻營收116.98億元,占其當年總營收的22.51%。可到了2020年,就超過華為成為的第一大客戶,貢獻營收達145.12億元,占其當年總營收的30%。 

對而言,與結束合作,一方面是失去大客戶的訂單,另一方面是失去穩定收益的訂單,如此一來也讓的營收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 

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市場飽和,技術發展瓶頸,5G推動作用低於預期,性能過剩,消費信心不足等一系列因素,中國消費电子歷經過去數年狂奔之後開始陷入到增長停滯階段。 

Canalys數據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不足12億部,全球年出貨量同比下降12%。 

在這之中,華為就曾是的重要客戶之一,但因特殊原因淡出主流手機市場,這對的產品銷量與營收又是一層打擊。 

2022年的具體財務數據還沒有發布,但已經處在了前所未有的被動局面。如何求生,是其要傾力完成的答卷。 

的破局之路為何“難上加難”?

給出虧損的另一個重要理由就是——研發投入亦影響了業績表現。 

在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中,解釋虧損原因時提到:“公司目前正推動戰略升級,大力發展智能汽車、VR/AR及IoT生態等新領域創新業務,提前加大研發等投入,對本期業績產生了一定影響。”2022年半年報显示,的研發投入達到7.12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9.16%。 

事實上,蔡榮軍一直沒有放棄過自救。在2021年4月市場策略專場會中,提出要做好四件事: 

光學要繼續拓展新業務;非手機鏡頭要開闢新領域;微电子領域要分出家居事業部,重點發力掃地機器人和智能門鎖;深耕環視及ADAS攝像頭等智能汽車類產品。 

其中,一個最具想象力的賽道就是 智能汽車領域的業務。 

眾所周知,自動駕駛正成為汽車行業競相角逐的陣地。作為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視覺傳感器,車載攝像頭行業有望高速發展。 

網頁設計最專業,超強功能平台可客製,窩窩以「數位行銷」「品牌經營」「網站與應用程式」「印刷品設計」等四大主軸,為每一位客戶客製建立行銷脈絡及洞燭市場先機,請問台中電動車哪裡在賣比較便宜可以到台中景泰電動車門市去看看總店:臺中市潭子區潭秀里雅潭路一段102-1號。電動車補助推薦評價好的iphone維修中心擁有專業的維修技術團隊,同時聘請資深iphone手機維修專家,現場說明手機問題,快速修理,沒修好不收錢住家的頂樓裝太陽光電聽說可發揮隔熱功效一線推薦東陽能源擁有核心技術、產品研發、系統規劃設置、專業團隊的太陽能發電廠商。網頁設計一頭霧水該從何著手呢? 回頭車貨運收費標準宇安交通關係企業,自成立迄今,即秉持著「以誠待人」、「以實處事」的企業信念台中搬家公司教你幾個打包小技巧,輕鬆整理裝箱!還在煩惱搬家費用要多少哪?台中大展搬家線上試算搬家費用,從此不再擔心「物品怎麼計費」、「多少車才能裝完」台中搬家公司費用怎麼算?擁有20年純熟搬遷經驗,提供免費估價且流程透明更是5星評價的搬家公司好山好水露營車漫遊體驗露營車x公路旅行的十一個出遊特色。走到哪、玩到哪,彈性的出遊方案,行程跟出發地也可客製,產品缺大量曝光嗎?你需要的是一流包裝設計Google地圖已可更新顯示潭子電動車充電站設置地點!!廣告預算用在刀口上,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達到更多曝光效益

據機構預測,2022年中國市場乘用車攝像頭搭載量將同比增長24%至近6600萬顆,2025年搭載量將超1億顆。與之相對應的,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有望於2025年達到241億美元,對應2018年至2025年複合增長率為9.7%。 

而實際上,早在2015年,就已經將目光投向智能汽車領域。通過收購華東汽電和南京天擎,公司順利成為國內整車廠商的一級供應商。2018年,又收購富士天津鏡頭工廠,進一步加強在車載鏡頭方面的布局,推動智能汽車業務發展。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被公司寄予厚望的智能汽車業務開展的似乎沒有想象中那麼好。 

截至2022年6月底,的智能汽車業務實現營收5.96億元,超過了該業務2020年全年收入之和,較2021年同期增長了1.83億元,同比增幅44.31%。但業績增長未能體現在收益上。 

圖源:2022半年報 

對比來看,智能汽車業務的毛利在收入增長的情況下不斷下滑。該數據2021年上半年為0.61億元,2022年上半年只有0.34億元。對比2020年和2021年的該數據,前者為0.88億元,後者為0.15億元。 

反映到毛利率上,以全年統計,智能汽車業務毛利率一路從2017年的23.96%降至2021年的1.48%。這意味着,的智能汽車業務正在遭遇增收不增利的問題。 

細究背後,在財經無忌看來,這是因為雖然賽道空間廣闊,但“群狼環伺”,想要擴容分羹並非易事。 

一方面,遭到了同行的“背刺”。 

舜宇智領(舜宇光學旗下)、立景創新(立訊精密旗下)、丘鈦微、聯創电子等消費類电子跨界的玩家,對智能汽車業務虎視眈眈。 

以從手中接盤得爾塔科技(曾是為供應攝像頭模組的關鍵子公司)的聞泰科技為例,其已經在進入車規級攝像頭賽道,覆蓋從CMS、ADAS、DIMS、电子后視鏡、環視等應用領域,並藉助公司在多家主機廠、Tier1、芯片供應商等生態鏈的上下游建立的合作關係。 

去年,聞泰科技還在內部調整組織架構,將原屬二級部門的車載事業部升格為一級部門BG6,全面負責開展汽車电子業務。 

另一方面,在實力不俗的原賽道玩家面前,也並不佔據優勢。 

以汽車攝像頭業務為例,國內市場參与者多為上市公司(包括傳統手機、安防攝像頭等數家頭部企業),各家實力不俗。同時,這些企業中絕大部分都把汽車業務作為未來的潛在主力賽道,市場競爭只會愈演愈烈。 

更何況,博世、大陸、法雷奧、采埃孚、德賽西威、TTE、海康汽車电子等傳統汽車賽道玩家,都是汽車攝像頭模組賽道的狠角色。 

智能化汽車零部件市場正進入一個全新的競爭周期。作為新晉玩家的切入各細分賽道,或許只能通過價格優勢撬開一個口子,這一點無可厚非。 

但相較於其他跨界同行和傳統玩家, 對盈利追求更為迫切的如果長期處於增收不增利,也終究陷入惡性循環。現在只是難,以後會更難。 

陷入“崇禎死彎”,的失速引擎該如何重啟?

在《潛規則》一書中,作者吳思提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崇禎死彎。 

明崇禎皇帝是一位勤政自勉且具有高度責任心的皇帝,他抱有匡複大明王朝、成為“中興之主”的強烈意願,并力圖有所作為。但由於前幾代皇帝種了累累惡果,面對王朝危局,崇禎越努力反而越不幸運,甚至還加速將明朝推向了滅亡的深淵。 

某種程度上,和許多其他果鏈企業現在的遭遇是一樣的,都陷入到了這樣的一個“崇禎死彎”。 

一方面,作為全球硬件的領頭羊,能夠成為供應商是中國企業夢寐以求的事情。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加入果鏈之後,意味着業績的穩定增長, 

這主要體現在營收增長率上。比如2018年以來,立訊精密、歌爾股份和藍思科技三家的營收增長率均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其中立訊精密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長率,最差的藍思科技也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率。 

得到國際大廠的認可, 果鏈企業還獲得了另一層“隱形福利”——估值提升。 

以立訊精密和歌爾股份為例,其在2019-2020年兩年間,股價翻了3倍,而歌爾股份更是翻了4.4倍。 

也正是因為這些“甜頭”,進入果鏈的企業大多都選擇追加產線,爭取吃到最大的份額。其中立訊精密在2019年擴產項目多達4個,投資金額達27.48億,相當於把2018年的利潤全部投入擴產線。 

然而深度的業務綁定使得果鏈們在面前的議價空間狹小,翻開果鏈的財務報表,可以發現果鏈企業毛利率水平還沒有的凈利率水平高。 

一組數據显示,34家果鏈A股上市公司2021年平均毛利率為21.23%,中位數為18.37%,平均銷售凈利率僅為2.76%,中位數為5.30%。無論是平均銷售毛利率還是銷售毛利率中位數均低於4722家滬深A股企業。 

跟着“混”,三天餓九頓。這樣的結果又讓果鏈企業極度依賴,從而缺乏戰略的前瞻性和遠見。 

在一次接受外界的採訪中被問到為何成功,蔡榮軍曾自豪的說道:“我常年處在第一線,長期奮鬥在產品、市場、技術和合作夥伴的前線” 

事實的確如此,回顧“果鏈”之前的,從紅外截止濾光片全球第一、建成當時中國大陸唯一全自動化CCM生產線、指紋識別技術全國第一……在屢次業務轉型中屢戰屢勝,多次彎道超車。 

可惜的是,進入果鏈讓過去具備一定“硬實力”的變得“慵懶”,從此抱着一條大腿走路,即依賴這一大客戶和只專註手機業務,從而導致錯過了轉型的最佳時機。 

前文提到,早在2015年便進軍智能汽車領域,遠比當下已經意識到了依賴症,並紛紛向新能源汽車布局的果鏈企業要早很多,但直到被踢出果鏈后,才將戰略重心傾斜到這一塊。 

如今,從智能手機到智能汽車已經成為了果鏈企業開闢第二曲線的共識——兩者都具備對舊產業深度替代的潛力,這意味着兩個產業的演進歷程有可能呈現相似性。雖然前者後知后覺,但在穩定營收和充足現金流之下,留給的路是越來越窄。 

好在,繼南昌國資“拯救”之後,一直在加緊布局光學光電產業的合肥也向伸來了“橄欖枝“。背靠這顆新大樹,能否花開,也許還需要一點小小的造化。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https://www.tmtpost.com/6491599.html

您可能也會喜歡…